治疗方法:
臂丛麻醉下患者卧于X线监视床上,X线监视下,闭合复位,局部消毒,术者持摇钻克拉针,选择锁骨肩峰端,距肩锁关节2~3cm处,锁骨前下为进针点,针与皮肤为35°角。钻透皮质后改为15°~20°角,与锁骨远端水平方向自下向上穿透锁骨远段至断端截面核心,针尖穿出0.5cm,以便复位时可插入另一断端,起稳定作用,帮助复位。
应用手法及穿入远端锁骨的克氏针进行复位,对位后,助手捏住锁骨断端固定,将克氏针穿入近端锁骨,并穿透对侧皮质约0.5cm,折弯针尾,保留0.5cm,剪断针尾,针尾埋入皮下组织中,最多穿入2枚克氏针固定。X线透视下,查肩锁关节见位置良好,固定可靠,术后针孔包扎,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2周后行功能锻炼,6~8周后复查、取针。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锁骨形状细长,位置表浅,跌倒时手掌、肘或肩着地,传导暴力多引起锁骨中1/3骨折,骨折类型多为横断型或短斜型,儿童多为青枝型。
对于锁骨骨折,我院在X线监视下,行经皮质穿刺针内固定治疗,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减少了外固定维持复位不满意和大多数病人骨折畸形愈合或迟缓愈合。此方法具有损伤小,不损伤骨膜,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早期恢复功能,以利于护理,可门诊治疗等特点,便于基层医院推广。